
枫林街道社区(老年)学校开展徐家汇源人文行走活动
2024年11月8日枫林街道社区(老年)学校人文行走班学员在徐家汇源开展了人文行走活动。
下午13:30在徐家汇天主堂教堂前广场,学员们拿出手机,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汇地图小程序上定制了此次行走线路:徐家汇书院——徐光启纪念馆——上海土山湾博物馆。每到一处进行网上打卡。
徐家汇书院地处被誉为“海派文化之源”的徐家汇源的核心区域,不仅是阅读爱好者的天堂,也是徐家汇的人气新地标。在“光盒空间”中感受徐汇百年的海派文脉。通过书籍、实物、老照片和多媒体展示,徐汇百年建筑、音乐和工艺的魅力尽收眼底。在“阳光阅读区”的景观台上,大家眺望了徐家汇天主堂、徐家汇藏书楼,徐家汇观象台。这里见证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历史建筑和宗教文化,还融合了多元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氛围。
随后大家来到了徐光启纪念馆。徐光启纪念馆位于光启公园内,是由明代宅第建筑“南春华堂”异地保护改建而成,纪念馆分为世界眼光、科学精神、爱国情怀、高尚情操四个部分,展示了徐光启的画像、手稿手迹、文献著作等珍贵资料,包括《农政全书》、《几何原本》等。徐光启不仅在科学技术领域有卓越贡献,还在中西文化交流、农业发展、军事科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近代科学和文化开放的重要推动者。
最后大家来到了上海土山湾博物馆。上海土山湾博物馆原址为土山湾孤儿院,博物馆展示了从1864年至1960年土山湾的历史发展,通过文献实物、场景复原和影视多媒体等手段,展现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历程。展品包括世界雕塑大师张充仁、海派黄杨木雕创始人徐宝庆的艺术作品,以及参加过世博会的土山湾牌楼、木塔、水彩画等文化瑰宝。上海土山湾博物馆的意义在于其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和近代海派艺术发展的启蒙地。博物馆展示了土山湾孤儿院的历史及其对上海乃至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交融的影响,特别是通过展示土山湾画馆培养的艺术家和工艺美术人才,体现了中国西洋画的起源和发展。彰显了中西文化交融的薪尽火传。
徐家汇源展示了近代科学、文化、教育的传播地和建筑艺术的典范。通过保护和开发历史地段,徐家汇源不仅保留了文化基因,还通过“点—线—面”结合的展示系统,将分散的历史遗存点串联成文化线路,形成文化遗产价值阐释体系。大家表示:通过此次行走、打卡,真正认识到徐家汇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的意义,在这些遗存的建筑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印记,经历百年沧桑,迎来了今天的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