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香抗疫之云游沪上园林▪品读江南春意
如果有人问,
最美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或许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想——
天气清朗,惠风和畅,
岸柳青青,莺飞草长,
樱粉如云,油菜花香,
桃红李白笑春风。
这,就是江南的春天。
江南的春天哪里最美?
答案或许是园林!
图源:乐游上海
春至·江南
江南园林,人间绮梦
古人造园,其实是造心中的至美之梦。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山水花草,都寄托着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
江南私家园林的历史源头,可追溯到两晋南北朝时期。东晋陶渊明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为江南园林奠定了清新俊逸的基调。
北宋时,江南地区已是繁华之地,造园盛行,史料中记载了不少名园。
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进入了全盛期,无论是城市官宦家的大宅,还是乡镇小巷的普通民居,都可以见到造园活动。还催生了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王世贞的《游金陵诸园记》《娄东园林志》等“造园文学”。
江南古典园林中,以江南"四大名园"最具代表性,即南京瞻园、苏州留园、拙政园、无锡寄畅园。另外,上海的豫园也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哦。
豫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由明代四川布政使潘允端所建,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如今的豫园经修复后占地30多亩,楼阁参差,山石峥嵘,树木苍翠,堪称步步胜景,以清幽秀丽,玲珑剔透见长,体现了明清两代江南园林建筑的艺术风格。
江南园林是一种人为营造的“城市山林”,建筑、山石、花木、水,这四大要素的不同组织形式让每一个园林都各有千秋、独具特色。
豫园 (图源:央视网)
除“叠山理水”“花木种植”外,江南园林还运用了空间的对比、分隔、延伸等营造手法。例如利用门窗、走廊等,收纳另一空间的园景,空间的延伸以及空间之间的渗透,让景色虽隔着一个空间亦可观赏。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足不出“沪”的日子,
下面这些书带你“云”上了解江南园林。
云游·江南
《水做的江南》
本书是江苏地区知名作家张永祎有关江南文化的散文合集。全书笔墨不局限于江南的风土人情,而是注重从江南美学的角度,写出自然哲学的意味。
张永祎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扫码免费阅读]
《苏州名园掇粹》
本书分别写到了苏州的九个园林(狮子林、拙政园、耦园、艺圃、沧浪亭、网师园、留园、环秀山庄、怡园),每个园林分为景说和诗文选两部分,重点从文史角度解读园林,并附苏州园林造园规律十三条。
鲍晓编著
苏州大学出版社
[扫码免费阅读]
《上海风景园林名家(二)》
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 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扫码免费阅读]
(转自徐汇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