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小程序
抖音号
“光启e学堂”
直播平台
返回

关键人物

来源: 信息中心 时间: 2022-05-27 12:02

·           邓小平


邓小平.jpg


1982年1月,邓小平在谈到国家统一模式时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他表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他们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要破坏他们的那个制度”。“一国两制”的概念正式出台。这也成为后来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国策。可以说,没有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没有今天的香港。


纵观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整个过程,邓公不管是在台前还是幕后,都是运筹帷幄的灵魂人物。每当谈判陷于僵局,正是邓公的坚定、果敢、务实、灵活,特别是掷地有声的表态,使英方彻底丢掉不切实际的幻想,重新回到谈判桌上来。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谈判之初,对于英方提出的“主权换治权”,邓公以“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谈判的”、“我们不是清政府”的义正辞严的表态,迫使英国人全面退却。主权问题的解决,也为以后的谈判定下了基调。二是关于中国在港驻军的问题。双方曾一度在此问题上陷于胶着,邓公一句“驻军是主权的表现”的表态,将此争论一锤定音。

 

邓公晚年一直关注着香港的发展和变化,并期待着其回到祖国的怀抱。邓公多次表达过这样的心愿,希望香港回归后,能“到祖国自己的土地上看一看”。然而,天不从人愿,1997年2月19日,一代伟人与世长辞。此时距香港回归不足200天。

 

·             周南


周南.jpg


1984年1月,时任外交部部长助理的周南,接替姚广出任中英第2阶段第8轮谈判中方代表团团长。当时,英方虽然表示不再坚持对香港的管治权,也“不谋求任何形式的共管”,但却含糊地表示,要谋求与香港的“某种密切联系”,甚至还要求九七后香港要保持“完全自治”。谈判一度陷于僵局。为了加快谈判进度,周南担任代表团团长后,在中央的部署下开始“变法”,在正式谈判之外增加了私下接触和非正式磋商。这对加快谈判进程起到了一定作用。最终,1984年9月,周南代表中国政府完成了与英方就香港问题的谈判,并于9月26日与英方代表团团长伊文思草签了《中英联合声明》。至此,历时两年22轮的中英关于香港九七后前途的谈判宣告结束。

 

1990年,周南担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委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副主任等职。香港回归后,周南功成身退,卸下了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的职务,过起了退休生活。回归前夕,周南在香港出版了《周南诗词选》,学界耆宿赵朴初饶宗颐钱钟书等为之或序或跋,影响可见一斑。

 

·             鲁平

鲁平.jpg

  鲁平,时任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及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秘书长,现已退休。八十年代初的中英谈判,鲁平作为中方重要的谈判人和智库要员,经常出谋划策,是中英谈判的关键人物之一。1992年,时任香港总督彭定康推出“新九组”的政改方案,惹来中国政府的不满。鲁平叱责彭定康为“香港历史上的千古罪人”。这一句说话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被视为香港是否平稳过渡回归的重要标志。

 

·             董建华


董建华.jpg

 

  1996年12月11日,香港第一任特首选举。在四百人组成的特首推选委员会中,董建华成功击败了三名对手:杨铁梁吴光正李福善,胜出香港特别行政区首届行政长官竞选,12月18日接受国务院的委任。在首任五年任期完结后,在没有其他候选人竞逐下,于2002年7月1日成功连任,原于2007年7月1日任满,但在2005年3月10日以健康理由向中央人民政府请辞,3月12日获接纳,后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在任内曾爆发多场大规模示威、他的多项政策受到争议、要求普选的声音亦转趋强烈。

 

·             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jpg


如果说中方解决香港问题的灵魂人物是邓小平,那么英方则是首相撒切尔夫人。平心而论,铁娘子(iron lady)在谈判桌上不敌邓公,也不能全归咎于她的个人能力与谈判技巧。毕竟,中方公理在手,国力在后。其实,从香港问题最终的解决方式来看,作为“日不落帝国的后代,铁娘子还是显示了灵活务实的政治智能和策略,最终顺应了历史大潮,为中英两国共同完成香港平稳回归中华的伟业,作出了贡献。香港的和平回归,也为国际上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             贺维


贺维.jpg

 

1982年中英开始香港问题谈判,时任英国外交大臣贺维,成为中英谈判中的关键人物。在中英历时两年的谈判中,贺维多次访华,并受到邓小平的会见。邓小平1984年7月31日与贺维的谈话,成为阐释“一国两制”的经典性文件。中英开始就香港前途的谈判后,贺维与当时的英国驻华大使、英方代表团团长柯利达,同被认为是“亲中派”。应当说,在促使撒切尔夫人放弃其“主权换治权”的立场上,贺维与柯利达起到了一定作用。

 

·             柯利达


柯利达.jpg


如果说撒切尔夫人是中英谈判英方幕后总指挥,那么,谈判前期英方处于谈判一线的领军人物则是柯利达。1982年秋谈判开始时,柯利达以其英国驻华大使的身份被任命为英国代表团团长,直接参与谈判。虽然自第7轮谈判后,团长一职由新任驻华大使伊文思担任,但由于柯利达的新职务是首相外事顾问兼负责香港事务的外交部次官,因此实际上是在更高层次上负责与中国的谈判。

 

柯利达对中英双方最终签署联合声明,起到了积极作用。柯利达以其对中国事务的洞察与了解,提出了“避免对抗、推动谈判”的建议。这个建议最终促使撒切尔夫人放弃了在主权问题上同中国对抗的立场。


主管单位:徐汇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 | 地址:徐汇区漕溪北路336号 | 电话:64872222 沪ICP备1403947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  |地址:大木桥路434号  |电话:6416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