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长者专版 无障碍 无障碍
公众号
小程序
“光启e学堂”
直播平台
返回

一年一度再放大招法治论坛共襄盛事 虹梅街道联手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宣告成立

来源: 虹梅街道 时间: 2020-12-22 10:49

微信图片_20201222104646.jpg

       已连续举办三届的漕河泾开发区法治论坛,每一届都会给人带来惊喜。12月10日召开的新一届论坛上,由虹梅街道、上海仪电集团、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发展总公司共同发起的“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聚合了区内企业、本市法律专业机构以及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等共同发起,这一旨在营造品质化、前瞻化营商环境法治共建委员会,建立在我国最早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内,力图在“十四五”开端之年,能够确保区内乃至本市范围内的企业健康发展,并在漕河泾开发区营商能级的提升和新一轮发展中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一个足可借鉴的模板。它通过引导和健全法治思维,将成为构建地区内企业法律服务机制、提升营商环境法治水平的重要一环。这是在第三届漕河泾开发区法治论坛中传递出来的信息。

       “漕河泾开发区法治论坛”的规模也在逐年扩大。本届论坛在市国资委法规处、市司法局普法治理处、漕开发总公司、徐汇区青年企业家协会、民建徐汇区委漕河泾开发区企业会员委员会的支持下,参与的单位和议题的广度较以往两届均有所拓宽。

       后疫情时代如何面对各种挑战是本届开发区法治论坛相对集中的话题,作为主办方之一的虹梅街道司法所通过深入调研后拟定的“危机中育新机——企业风险控制与管理”作为论坛的核心话题,更与论坛上重磅推出的“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的成立初衷高度契合。本届法治论坛在华鑫汇享中心举办,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华东政法大学数据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富平,司法部政府法制研究中心许兵,商汤科技智能产业研究院主任刘志毅等主讲嘉宾,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分别以《善良,是最好的法律》、《企业数据化转型》、《借鉴自贸区制度创新经验,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全球视野与双循环格局下的AI治理》等为议题,与到场宾朋分享当前企业风险防控的观察视野和研究成果。

       虹梅街道在全上海属于最年轻的街道之一,全域覆盖了漕河泾开发区的徐汇区部分,各类型企业超过2800家,近30万员工在这一地区工作。据统计,区域内的企业每年发生各类法律纠纷高达1200余起,企业和员工始终面临诉讼成本高,法律服务缺失等问题。每年的法治论坛,是虹梅街道联手区人社局、司法局和总工会等单位先后成立漕河泾开发区联合调解中心、退休法官法律工作室后,此次又联合了包括徐汇区市场监管局、人保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政府法律保障机构,以及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上海国际经济仲裁委、华东政法大学政商学院、市律师协会业务研究指导委员会等法律专业机构,同时百事通、从法信息等法律专业互联网平台,以及漕河泾开发区众多企业,经过一年的酝酿和筹备共同发起成立的。此举将有望改变原有的法律服务“点散、量大、面广”的局面,通过机制建设和维护,形成社区法律服务的闭环结构。

       虹梅街道党工委书记蒲亚鹏致辞中表示,参与本次论坛的有司法行政部门,政府背景的法律保障单位,有市场化的法律服务机构,还有园区的企业代表们,非常具有多样性。表面上看,在法制体系中是不同的主体,在大多数时候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监督甚至冲突。但是正是各个不同利益相关方的不同视角,用更加全局、更有互动性的方式去讨论问题,追本溯源地解决问题,方能体现法治之中的“治”的深刻内涵,从法的价值来看,处于法律体系中的不同主体在更加高的价值层面是完全统一的。这也正是坚持举办漕河泾法治论坛的出发点之一。同时,这也是成立漕河泾开发区法治共建委员会的初衷。期待今后以论坛的召开为契机,把论坛中汇聚到的经验、智慧和真知灼见不断转化为实践成果,带动实践创新、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真正把法治新认识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新动能。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只有被感知的法治才是可感知的营商环境。

 



主管单位:徐汇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 | 地址:徐汇区漕溪北路336号 | 电话:64872222 沪ICP备1403947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  |地址:大木桥路434号  |电话:6416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