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版 长者专版 无障碍 无障碍
公众号
小程序
“光启e学堂”
直播平台
返回

书香抗疫之行走中的上海

来源: 信息中心 时间: 2022-04-27 14:31

上海这么大,虽然我们暂时不方便走出家门,但可以通过这些书籍,边阅读,边畅想一个精彩纷呈的上海。

 

城市行走书系

建筑地图.jpg

 

同济大学出版社策划推出的城市文化与行走系列丛书,致力于以原创的题材、新颖的形式、人文的内涵,向读者展示蕴含着过去、未来的城市“现在”。


石库门.jpg


目前,该系列已经出版了14册,包括《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上海里弄文化地图》《上海外滩建筑地图》《上海武康路建筑地图》《上海松江建筑地图》等,图文并貌地展现了上海各色风貌。


武康大楼.png


《遇见武康大楼》口袋读本十分便携,从武康大楼出发,讲述了武康大楼的历史、建造过程以及建筑大师邬达克与武康大楼的渊源。再旁及武康路、淮海中路、天平路、余庆路、兴国路等周边6条马路,对所涉街区中分布着的名人故居、格调小店、展览馆做了浸入式导览,将古典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相辉映。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上海城市街区游览图文集。

 

《繁花》


繁花.jpg


提及关于上海的小说,《繁花》必然不能被忽略,这部即将改编成电影及电视剧的小说,基于沪语思维写作,对于吴语区的读者而言多了一份亲切。小说曾获得茅盾文学奖,讲述了上海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故事,讲述了阿宝、沪生和小毛三位童年好友的上海往事,是了解上海市民生活的窗口。

 

长恨歌


长恨歌.png


《长恨歌》曾获茅盾文学奖,小说描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爱的追求,她们的成败,在我们眼前依次展开。王安忆看似平淡却幽默冷峻的笔调,在对细小琐碎的生活细节的津津乐道中,展现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被誉为“现代上海史诗”。

 


陈丹燕外滩三部曲


迷宫.png

 

《成为和平饭店》《外滩:影像与传奇》《公家花园的迷宫》是陈丹燕的外滩三部曲,作者前后花费了十年时间写作。《成为和平饭店》以一栋建筑为主线,讲述了和平饭店这一富何象征意义、遍布历史遗痕的上海纪念碑式建筑的前世今生;在《外滩:影像与传奇》中,作者以海派式绵密、细腻的文字讲述了外滩的前世今生,揭开了外滩这艘内蕴丰富的历史巨轮光影斑驳的面纱;《公家花园的迷宫》讲述了公家花园,那个因“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著名公案而拥有了传奇身世的公园,从建造迄今150年中的故事。

 

 

《上海老味道》


上海老味道.jpg


沈嘉禄是上海著名的本土作家,尤其擅长写上海美食。《上海老味道》收录了有关老上海风味小吃、平民菜肴、时令美食和本帮菜点的随笔78篇。以平民生活的草根食物为叙述底本,以怀旧谐趣的文字和生动传神的插图展开对老上海市井生活的回忆。

 

《上海制造》

上海制造.jpg

《上海制造》发掘这座城市最为人关注和最容易被忽视的都市基因:从城市地标建筑到违章建筑、从公共空间到建筑废墟,我们收集城市的名片和不为所知的废弃物。这些既典型又非典型的建筑和空间,彼此分离、并置、侵入、交叉、覆盖,共同组成了一个异质混合、重新呈现的上海。

 

《字游上海》


字游上海.jpg

 

文字的变化承载了时代的变化,《字游上海》用360余幅图像,呈现了近百年的城市字体痕迹,于上海的街道、弄堂、建筑、餐馆、工业遗迹、商铺、摊贩、广告、机构、村镇……唤起人们对于街头的记忆,也直白地展现了上海这座城的变迁。

 

 

《上海春秋》


上海春秋.jpg


曹聚仁于上世纪20年代初在上海开始了他的教书、著述、办杂志、做记者的生涯,前后在上海生活了二十多个年头。他不仅对上海有着特殊的感情,而且一直以外乡人和原居民的双重视角,来深入探究这个城市。曹聚仁于上世纪60年代初,在香港的《循环日报》上开写专栏,署名“土老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翔实的史料,向海外读者介绍上海的历史沿革,尤着力于书写近现代以来的上海。这些手稿和剪报经过作者家属的汇集、整理和学者的校订,续集出版为此《上海春秋》。作者游弋于浩繁史料与文献之间,又往返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论者评为“极有裨于上海史料,同时又是极有兴味的小品文字”。

 

《上海路数》


上海路数.png


马尚龙是著名的上海本土作家,他的创作题材多与上海有关。此本《上海路数》是有主题的文化随笔集,分“路·道”“路·痕”“路·影”三辑,着力写上海特有的都市文化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即“上海路数”,包括其公序良俗、人与人之间的约定俗成、契约精神和生活态度。

 


《上海文学地图》


上海文学地图.jpg


当文学中的上海与历史中的上海相遇,两者互相印证又互相补充,从一条条老马路中,寻找沈从文、鲁迅等人在上海的足迹,带你走上一段深入其境的寻踪之旅。

 

 

来源丨乐游上海


主管单位:徐汇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 | 地址:徐汇区漕溪北路336号 | 电话:64872222 沪ICP备14039470号
主办单位:上海市徐汇区业余大学(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  |地址:大木桥路434号  |电话:6416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