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智共舞,助推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 ——以徐汇区老年大学舞蹈系课程教学为例
一、案例背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教育领域,数字技术的引入为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舞蹈作为一种深受老年人喜爱的艺术形式,如何结合数字技术,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成为了老年教育领域的一大课题。在舞蹈教学中,数字技术的运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还提升了教学质量。
本案例以徐汇区老年大学舞蹈系课程教学为例,探讨数字赋能舞蹈教学的实践与应用。徐汇区老年大学舞蹈系一直致力于为学员提供优质的舞蹈教学服务。然而,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往往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难以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舞蹈系决定引入数字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案例内容
“智慧舞蹈团”是徐汇区老年大学的智慧学习助学团队,成立于2021年5月。团队由一群热爱舞蹈的老年人组成,平均年龄58岁。多年来,团队一直致力于参与智慧公益活动,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奉献社会。由于团队成员来自舞蹈系的各个班级,学期期间舞蹈班上学员遇到如手机报名、下载舞蹈视频、拍摄、剪辑、购买演出服等电子智能产品的应用时,团队成员和我校在职教师忻烨老师会在课堂中随着课程的进行,对老年学员进行智慧助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化设备来支持老年人的学习和生活,通过整合互联网上的优质舞蹈教学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高清、专业的舞蹈视频教程。这些视频教程涵盖了各种舞蹈类型的基础动作、组合动作以及表演示范等,让老年人在家中也能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建立在线互动平台,如班级微信群、钉钉教学群等,为老年人提供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分享学习心得的机会。老年人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学习作品,接受教师和同学的点评和指导,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
三、案例特色
本案例以“智慧舞蹈团”和舞蹈系课堂为载体,通过培养一批志愿者,志愿者再结合自己所在的舞蹈课程班级,为来上课的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智慧助老”的志愿服务,形成长者互助的社区教育志愿服务模式。再者本案例并不是直接的教授老年人智能电子应用的技能,而是结合到课程各个阶段的实际需求,给予个性化指导。通过引入数字技术,徐汇区老年大学舞蹈系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整个案例的实践时间为2024年春季学期徐汇区老年大学舞蹈系的班级,受益人群规模为1000人左右,该模式已经辐射推广到徐汇区老年大学其他教学系别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四、案例成效
其一,丰富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满足老年学员的个性化需求。数字技术的引入激发了老年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提升了教学成效。
其二,通过在线互动平台,老年人可以与其他学员和教师进行实时交流和互动,分享学习心得和体验,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其三,老年学员可以打破数字壁垒,更加便捷地获取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助学内容在课程学习之余,覆盖“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从而提高了学习范畴,老年学员能够实现“时时能学,处处可学”,拓宽了学习途径,提升了学习效率。
其四,推动智慧学习助学团队和课程教学相融合,发挥学员间“老带新”“传帮带”的作用,扩大老年数字教育资源服务能力,使得助学成果惠及更多老年人,推动全民共享数字生活成果。
五、案例照片